新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回复: 0

谈一谈欧洲经济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3-3 14: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本身就包含需求和供给也就是生产两个方面。需求有被生产决定的层面,也有与生产无关的层面。
需求被生产决定的层面是一方面是,只有生产出来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才有可能实现产品被消费,甚至是生产制造了某种产品或服务之后才有了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例如手机被发明前后。另一方面,生产过程本身就是社会上存量或增量货币的分配。那么生产过程使得工人和资本家从市场获得货币之后,工人和资本家才拥有了货币去消费。

那么,如果有足够多的商品,同时又有消费者拥有足够货币以及实际的消费意愿的时候,消费和实际购买力就产生了。这看起来是正确的废话,但实际上却决定了欧洲经济的未来。
可以肯定的说,俄欧冲突彻底改变了经济的地缘格局。虽然俄欧冲突时,俄罗斯的时候出口好像短期没受影响(实际随着全球石油需求放缓,俄罗斯石油出口不可能不受影响),但实际上俄罗斯卖出的石油都是短期订单(例如经印度转手),但中长期大单基本没有。
作为俄石油天然气主要买家的欧洲尤其是德国,不签长合同,可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的影响,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即将到了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欧洲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尤其是消耗电力较多的汽车制造极其产业链,以及需要天然气或石油作为原材料的化工产业。
那么回到开头的论述,产业转移使得德国工人阶级、企业管理以及产业资本家从德国以外获取货币(从法国、从中国、从美国)的能力降低了。
如果产品供给的缺口必然由中国或者美国填补。那么产生商量有效需求的货币从何而来?答案是财政货币化。过去德国制造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竞争优势,德国的贸易顺差使得德国财政赤字非常低,这也就意味着德国拥有足够的财政赤字空间和财政货币化空间。
随着德国经济出问题(经济危机),以及随后的产业外逃(能源问题,成本问题),必然恶化德国的财政,使得德国财政赤字并不得不通过欧洲央行实现财政货币化,从而制造了德国的对外部产品的有效需求。
或许今后某种北欧版债务危机会上演,中国再一次充当救世主在高利率买入欧洲债券,不仅在随后的欧洲央行降息扩表中,在高价卖出欧债挣钱。中国不仅可以把救欧洲作为筹码来要求欧洲出卖核心技术,而且购买技术的钱最终就由买卖欧债赚的钱来买单。
更重要的是,在下下次经济危机到来前,获得了欧洲技术的中国会用原本是北欧德国生产的产品撬开欧洲市场大赚特赚欧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宇

GMT+8, 2025-7-11 09:08 , Processed in 0.1134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