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复: 0

论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问题及对策分析

[复制链接]

5

主题

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2-12-26 1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招投标制度的标准化和程序的规范化,招投标活动被大量引用于国际招标项目中,使得招投标制度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经济贸易模式。尽管招投标活动在国际很多国家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并不意味在招投标过程中没有不正当行为或现象,这些现象与行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获取不当利润。因此,在经济贸易日益密切的今天,世界各国需要互相学习与借鉴,共同抵制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不正当的行为或现象。
Freedman(2013)是首先运用统计学理论构建招投标模型的学者,其提出投标人是否进行投标受到其主观想法、项目规模及工程金额等因素的影响,该模型促进了招投标理论的发展。Neap(2014)团队提出招标方是建设工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以在对招投标问题进行研究时,将着重点放在业主身上。Doloi(2015)根据澳大利亚中型建设项目的调查数据构建模型,结果证实承包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是获得项目成功的关键,说明在招投标活动中,招标方应该按照项目的要求合理选择承包商,而不能只从自身利益出发。
Tzeng(2016)认为以最有利的招标方式(MAT)授予公共工程项目的建造工程合约在逐渐增加。总的来说,客户、承包商和建筑师/工程师(A/E),同意MAT 更好,不单以低价作为中标标准,经济有利的投标报价能获得更高的预期收入和社会盈余。
Parlar(2017)揭露管理者利用手中职权进行行政干预会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参与主体产生不利影响,这是寻租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Stefan(2017)最先提出了垄断竞争的存在,他表示由于竞争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价格竞争,在交易发生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使企业的利润产生很大程度的降低,所以为了保证各自的利益不受损失,他们会特意通过合谋垄断来保持商品的价格,这也是一种垄断竞争策略,是不利于招投标制度的发展。
Satty(2017)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方法,使人们能够超越科学处理复杂的决策,解决复杂决策中标准和备选方案的选择。Williams T.P(2017)利用神经网络和回归模型进行成本预测,改善了低投标价与完工成本之间的线性关系。Quenniche(2018)基于博弈理论分析,可用于私营部门协助投标方选择投标策略,以及公共部门参与者分析任何一组潜在投标书,从而提高招投标效率。
建设工程招投标在我国起步晚,发展缓慢,虽然我国己经颁布了一系列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但是建设工程项目涉及人员多,工序繁琐复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招投标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不全,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为了利益,没有做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我国招投标活动中“寻租”现象比较普遍,违反了招投标市场的秩序,为腐败现象的生长提供了土壤。这需要我们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
徐军祖(2015)团队提出最低价中标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恶性低价问题和围标问题,以决策树法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而针对投标方给出在招标投标阶段与施工阶段的有益对策。王加留(2016)提出低价中标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承包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偷工减料、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降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这些问题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所以认为公共建筑和设施的招标应废弃低价中标。克湘(2017)认为在评标时应该考虑行业定额与市场价格,从而判断投标方的投标报价是否合理,排除低于成本的投标方。
江军学(2017)从实际出发,为电子招投标的推广建言献策:从全局出发,以行业为主导,利用互联网络完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构建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王毅青(2017)认为资格预审时招标方应从详细介绍项目概况、明确投标方资质要求、严谨的评审标准以及合理的安排资格预审时效等方面出发。
姜帆(2017)认为预防围标与串标行为可以提高资格审查阶段的审查标准,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加大惩戒力度,同时构建投标人的信用考评体系,投标人信息能够行业共享。高玉兰(2018)提出招投标活动中的诸多不标准行为,主要成因为:招投标监管体系混乱、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诚信意识淡薄以及分工不明确。
郭勇(2017)从宏观政府方面和微观各参与方方面来看待招投标中出现的问题,其认为应该从设置单独的监管体系,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来提出改进建议。杨凤杰(2016)提出在招投标活动中,招投标文件需要规范编制,同时建立举报制度与诚信档案,加大宣传教育活动,要求从业人员按照要求办事。
邹坦(2018)等人分析了建设工程各参与主体在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出了改善意见。廖奇云(2016)等人认为建设工程各参与方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会采取方法控制成本,通过对参与方的博弈分析,发现提高惩治强度和监督力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熊德明(2018)团队提出可以通过加强建筑行业的自律意识对不标准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降低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控制评标专家故意打高分的行为,此外实行中标风险担保制度,投标方交纳风险保证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宇

GMT+8, 2025-7-5 17:51 , Processed in 0.0702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