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3

GPT-4接入Office全家桶!打工人「被拯救or被淘汰」?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3-26 19: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值」黑科技的第60篇内容
“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Word了,应该学会自己码字了…”
自GPT-4重磅问世和“全村的希望”文心一言发布后,昨天深夜,微软也甩出了Office王炸!


3月16日晚,微软召开Microsoft 365 Copilot发布会,宣布了微软将正式把OpenAI的GPT-4模型塞进Office套件中,并推出了全新的,名为「Copilot」的AI功能。
Office家族每个成员几乎都得到了升级:一键把Word转换为PPT,分析数据并形成Excel报表,自动起草/代回邮件,做会议纪要还会精准总结...在日常使用Office的过程中,你可以随时调用Copilot支援工作。也就是说,“精通Office等一切办公软件”从今往后或许再也不配出现在简历当中了
一、全家桶的集体升级

“用人工智能重塑生产力”。这是微软在发布会上放下的豪言壮语。
但当Copilot介入到你的工作时,你有多轻松,同时也会有多恐惧:因为它的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在微软发布会的演示中,Copilot似乎是无所不能的。



1、Word:写原创?so easy
Office的Word文档应该是日常工作中接触的最多的办公软件之一了。在此前,你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估计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这份“码字”的工作会被AI所取代。
常规的总结、改写、翻译、润色对它来说只是前菜,它甚至还可以帮你正确把握文章中的语气,可以指定改写的风格——是随意一点还是严肃谨慎,都不在话下。


做出来的东西也并不是「无稽之谈」,它会主动调用你在云端上储存的历史文件资料,根据信息,写出你想要的并且符合你风格的内容。
不管是气宇轩昂的演讲词,还是优美舒缓的散文诗,都任君挑选。


比如你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当你费尽心力创作出一片原创文章后,却发现使用Copilot仅仅一瞬间,就能形成一篇质量足够优秀的内容时,你才会发现:原来创作,能这么简单的?
2、Excel:永别了,公式
说到Excel,最令人头疼的应该就是那些复杂的函数体系了。本来上学的时候数学就不好,一进入工作还要对函数有所涉猎,不然连图标和可视化数据都做不出来,实在是让人尴尬。


所以,Copilot来帮你了。想什么做表、函数,都只是它最基础的功能。Copilot最强大的功能,应该是可以直接帮你进行数据层面的分析。
不管是可视化图表、理解数据的相关性,还是各项业务的增降、预测变量变化的影响,统统帮你搞定。在之前,你可能还会为了一份表格里复杂的Excel用法,或者一份可视化数据的头绪全无而掉头发。不过在Copilot问世之后,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动动鼠标而已。打工人狂喜!
3、PPT:word就能一键生成
竞标、汇报、述职、演讲,PPT占据了「对外工作陈述」的大部分场景。所以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制作PPT的专职岗位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不少人都会“斥巨资”引进一个PPT相关专业人士。


不过,当Copilot接入Office之后,PPT的成长就变的肉眼可见了。因为“它会自己做PPT了”。不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的制作流程,你只需要把自己想要的风格、模板、内容告诉Copilot,他就会迅速使用动画及内容,生成一份精美的PPT演示文稿。


再或者,它会根据你写好的word,自己就生成一份PPT。而且,它还能把演讲者自己看的注释也做出来,可以用命令改动PPT的样式、结构、动画。从Copilot问世的那一刻起,什么内卷的PPT行业,竞标的老大难问题,直接被打回原形。可能从此刻开始,PPT的质量不再能够决定一份策划的高低了。
真正靠知识内卷的时代就要来了!
4、Outlook:邮件管理大师
其实Outlook在我们的工作中并不算一个经常出现的软件,但在Copilot接入后,应该会逐渐增加出现的频次。


尤其是需要经常对接国际事务的人,Copilot能够快速帮你生成相关的邮件内容,你只需要告诉他一个“中心思想”就可以了。
此外,它还可以帮你总结你漏看的邮件,判断邮件重要性,帮你快速看到需要着重注意的内容。顺便举个栗子:
总结一下我上周外出时错过的电子邮件;标记任何重要的项目。 起草一份感谢他们的回复,并询问他们第二点和第三点的更多细节;缩短此草稿并使语气专业。 邀请大家参加下周四中午关于新产品发布的“午餐和学习”。提及提供午餐。
对于我这种邮件漏看狂魔来说,这个功能简直甜到了我的心坎里。
5、Teams:开会效率蹭蹭提高
很多人都在诟病一件事:无用的会议。动辄一两个小时的会议,实在是熬的人连工作的劲头都没有了,甚至回头看看会议记录,都不知道讲了什么值得让人记住的事儿。


此时,Copilot的作用,就更像是一个高效会议的助理了。不管是组织讨论要点提示、总结会议核心,还是在会议结束后根据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制定下次需要参与的人员等,都由它一步搞定。效率低的会议一般都是在下一次开会时忘记了上一次说了什么,导致时间都浪费在复述上了。


Copilot则可以实时记录关键内容,甚至你们为了工作而产生的分歧争论,它也会“吃瓜”一样的记录下来,提高你们的「争吵」进度。总之,在日常的会议场景中,你的一切小想法它都会记录下来,你的一切小漏洞也都逃不过它的“法眼”,总算不用在无聊的会议中消磨本就不多的精力啦!
6、更多…
对,这次发布的Microsoft 365 Copilot中,还存在了一个神秘嘉宾:Microsoft Graph。简单来说,它更像是一个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很多应用程序则可以通过这个Graph来阅读你的电子邮件、日历、文件、使用模式和其他存储在微软云中的信息,如Outlook、OneDrive、Office 365、Teams等软件。
换个说明方式,就是上述所有的功能,在Copilot准备帮你「操刀」之前,就已经把你的习惯与准备制作的内容烂熟于心了。甚至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自己…So…目前看来,依然没找到老板留下我的理由……
二、什么时候能用?

目前,Copilot还处于“内测”阶段,微软仅邀请了20家企业参与,其中包含了8家世界500强公司。


目的则是为了测试各种功能,以及在测试后,根据实际体验反馈进行细节调整和定价工作,并且在未来几个月内,扩大可访问的范围,帮助微软后续部署Copilot的计划能够顺利推进。不过真正想要普及化民用,不知要迭代多少代了。因为目前来看,Copilot和ChatGPT一个样:依然会存在让人无法信服的错误。


而且微软在这方面于发布会上还有过强调:Copilot并不能保证让电子邮件或PPT中每个事实都正确,但是用户可以自行调整文本、图像和格式,来确保内容的正确性。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的AI可能会胡说八道,我们也在尽力修改,我知道大家很急,但是大家先别急!
三、大厂内卷,打工人受伤?

从微软到谷歌,关于AI应用领域的内卷向来是不停歇的,而且谷歌和微软“掐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GPT-4发布的当天,谷歌直接一个冲锋,站到了微软对面:宣布会将类ChatGPT的人工智能整合到自家办公「全家桶」Workspace中。同样作为「办公全家桶」的Workspace,也已经全面集成生成式 AI,并且更新了生成图片、演示文稿、电子邮件、文档等功能。


作为老对手,谷歌强在微软前发布相关更新,也算是一种“激将法”。虽然国内用户不多,但Workspace在国外还是有着广泛的用户。很明显,微软之所以这么急迫的展示自己的成果,很有可能是被谷歌逼急了。不过对于行业来说,这种对抗是司空见惯的,同时,这种对抗也有利于更高端的技术面世,毕竟谁都不想被竞品公司拿捏。在微软给OpenAI投资100亿后,却被竞争对手抢先整合了「办公软件」,是让微软无法接受的,再加上此前微软陷入的GPU短缺的泥潭后,是希望看到快速且数额巨大的盈利的。



与此同时,Copilot的出现,也代表着有一大部分人将面临AI对于其本身工作的冲击。很多人感慨:感觉技术进步的速度,已经要到了把一些人打回到真搬砖的地步了。。。。毕竟随着AI的普及化,就代表着大量工作都可以用AI进行替代;说得更加残酷些,Copilot更像是一个淘汰人工的「筛子」,第一阶段筛掉的,或许就是一些没有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平凡普通人。
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淘汰平庸」的时代,也将迎来「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的时代。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考虑的,或许是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下“脱颖而出”吧。

写在最后
微软在官方介绍中首先有这么一段诗意盎然的话。
Humans are hard-wired to dream, to create, to innovate. Each of us seeks to do work that gives us purpose — to write a great novel, to make a discovery, to build strong communities, to care for the sick. The urge to connect to the core of our work lives in all of us. But today, we spend too much time consumed by the drudgery of work on tasks that zap our time, creativity and energy. To reconnect to the soul of our work, we don’t just need a better way of doing the same things. We need a whole new way to work。
翻译过来就是:人类天生就有梦想、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做有目标的工作-写一部伟大的小说,做出发现,建立强大的社区,照顾病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与工作的核心联系起来。但今天,我们在繁重的工作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这些时间消耗了我们的时间、创造力和精力。为了重新连接到我们工作的灵魂,我们不仅仅需要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做同样的事情。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这是新纪元的宣言?还是旧时代的挽歌?革新永远是阵痛的。我们不断探索一种新的人机共生关系,不就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吗?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3-26 19: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国内不用魔法能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6 19: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必须科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26 19: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都说了只有20家企业内测能用,不像是new bing排上队就能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宇

GMT+8, 2025-7-5 06:45 , Processed in 0.0832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