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回复: 0

怎样防止“无标底”招标中投标人的恶意低价中标

[复制链接]

5

主题

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3-3-10 16: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低评标价法和综合评分法是目前法定的两种评标方法,其中最低评标价法,是指“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价格最低的投标人中标的评标方法,是一般意义上大家所认为的“最低价中标”。但以最低的价格中标未必就是采取的最低评标价法,也有可能是采用的综合评分法。如果考虑到目前政府采购80%以上的项目都采用公开招标,而公开招标又基本上都采用综合评分法,可以认为大部分的最低价中标项目实际是采用的是综合评标法,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的竞争性谈判和询价项目在整个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例仅10%左右。


目前,很多工程项目施工招标中,都是采用无标底招标方式和最低价中标法进行评标。最低价中标法评标虽然可以选到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的施工单位,减少了招标人经济支出,但另一方面,却会造成过低价中标甚至低于直接费中标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是对成本价没有定论。无标底招标中,没有对工程进行预算,没有标底,不知成本价。甚至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建设单位没能明确工程项目,没有详细工程量,导致做出的招标文件漏洞多,无从得知成本价。这样造成投标人作出的投标预算参差不齐,甚至差距很大,对比效果差。
2.是招标人对造价的定位不科学,存在“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错误认识。招标人缺乏对建材市场的认识,缺少专业知识,但又希望降低成本多办事。“少花钱”占据主导思想,甚至于会降低建材品质,牺牲工程效果。另外,招标人在做评分标准时,有时更是倾向于报价低的投标人。
3.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个别投标人视无标底招标为“浑水摸鱼”的机会,有“先中标再索赔”的侥幸心理,倾向于非理智报价。投标人在充分认识招标文件后,在制定投标文件时,会主观的减少工序、丢项漏项、错套费用、减少工程量等,造成低价中标事实。尔后进场施工时,会从技术方面追加工程变更,提高造价,甚至于会不惜延误工期。
那么,在招标过程中,怎样才能防止投标人的恶意低价中标,选定合理的投标人
(一)做好开标前期准备工作
1.是严把审查关口。招标人要依据项目的具体需求、技术特点等制定严格的预审条件,组织专家对投标人的资质、业绩和信誉等进行审核,最好找到合适的办法把企业的技术能力、业绩评价资信状况等指标进行量化并进行公布,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使招标更公平、公正。


2.是制定细致标书。招标人要把招标文件编制精确、科学,特别是工程量计算清单和施工方案尽可能详尽,减少偏差。事实证明,招标文件中任何一处疏漏,都可能会给招标工作带来麻烦,甚至于成为承包方索赔的理由。
3.是制定一个“标底”。为了防止无标底招标时,投标人相互串标、哄抬标价或低于成本价中标,招标人应专业人员编制标底。该标底只作为对成本价格的控制依据和评标时专家评审打分的参考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评标的难度,便于实际操作。
4.是制定合理的评分办法。在制定评分办法时,须根据评分项目重要程度合理分配分值。尽量避免一味的加大最低报价分值。评分办法也应考虑到评委的工作量。同时,无标底招标没有确定工程的成本价格,这给评审工作增大了难度,也对评审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评标委员会成员必须是专家型人才。
(二)做细评标中各项工作
1.是对投标文件进行符合性鉴定。投标文件应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应与招标文件所有条款、条件和规定相符,无显著差异或保留。评标委员会对实质上不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予以拒绝。
2.是对投标文件的技术标进行评估。评标委员会对投标单位所报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配备、施工技术能力、以往履行合同情况、临时设施的布置等进行评估,按合格与不合格两个标准评定,不合格的投标被拒绝。
3.是对投标报价进行评估。评标委员会对确定为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要求和技术标合格的投标进行投标报价评估。在评估投标报价时应按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校核后,确定评审报价,并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出名次。
4.是对报价答辩结果进行评定。评标委员会应参照前期制定的“标底”,对报价最低的投标人进行报价答辩,认定报价不低于成本后,即确定该投标人为中标单位,如被认定为属于低于成本的报价,则评标委员会有权否决其中标资格,并依次对下一名次投标人进行报价答辩,最终确定预中标单位并写出评标报告。
(三)初审预中标单位的投标书
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书的评估、投标人现场答辩定会因为时间的限制,而不能完全确定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因此,评标委员会确定预中标单位后,审计或监督部应组织专家报价进行简略的初审。
最低评标价法已被广大招标人所采纳,但他给招标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要求从项目准备、评标等方面带给了我们一定的工作量。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选到心仪的承包方,为后续的合作,真正的减少事后纠纷、索赔。



防范低价中标应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各主体的管理和约束。当前,实施最低价中标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应重点研究并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仍然是不计成本的低价恶性竞争现象。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明显过剩,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健全市场清出机制。对于有挂靠、转包、买标、卖标、围标、串标、偷工减料等非法行为,或者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以及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或者个人,都要严肃依法作出罚款、降低资质等级、停业整顿或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司法鉴定、保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以及招标代理机构责任制、质量问题终身追究制等法律法规。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一定要有成本价格,做到有的放矢。要结合目前建筑市场的整体行情,相关的政府文件及有关专家的经验等制定出招标工程的成本价格,以此作为整个招标工程的指导依据,切不可自己没有成本价格,受制于人,谁的中标价格低,谁就可以中标,是万万要不得。
三.建立诚信体系,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在诚信方面,目前我公司的做法是,对那些信誉好,管理完善,有可靠机制的单位列为诚信单位,在投标时给以优惠,对那些不讲信誉,管理差,偷工减料的单位列入黑名单,踢出我单位的招投标市场,同时建议对那些资质好、讲信誉的诚信单位在同等条件下给予3%-5%的优惠,此类单位带来的是工期提前,管理可靠、质量无忧。
唯有这样做还不够,建议政府设立诚信单位、不诚信单位排名榜,各个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时予以参考,是列入不讲信用单位付出相应的代价,以示惩戒。


四.要采取有效的防风险措施,把好“风险”关。以最低价中标的工程,利润一般比较低,降低了中标人抗风险的能力,容易造成工程的失败,常见的有:某些中标人中途放弃、还有的进度一拖再拖,还有的干脆偷工减料,这样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很大损失。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诚信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建设单位要有较强的防风险意识。这时,招标人就需要事先安排一套预防风险的工程担保措施,一旦产生质量事故、工期延误等问题,就能有效地转移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挽回经济损失。一般来说,在招标时必须要求投标人提供投标保证金,签合同时必须要求中标人提供履约保函;在付工程进度款时,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查承包人的工程款使用情况,按规定支付进度款,应预留5%~10%工程尾款作为保修金。
五.建立设计赔偿和设计保险制度,提高设计的质量。采用最低价中标方式,对招标前期工作质量要求较高,建立设计赔偿制度,要求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需对因设计原因造成的失误赔偿全部经济损失。巨大的经济责任驱使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加强责任感和危机感,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为提高投标报价精度和保证最低价的权威性打下基础。同时,为了使设计赔偿能够真正兑现,设计单位必须购买设计保险才能承接设计任务。
建筑市场与交易网致力于打造建设工程行业招投标综合门户,业务覆盖招标公告,中标公告,变更通知,VIP项目,拟建项目,在建项目...等等,为各级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企业、供应商提供全面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服务,以整合共享资源、统一规范标准、招标投标配套服务为重点的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特此申明:本文由建筑市场与交易网整理编辑,转载请联系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宇

GMT+8, 2025-7-5 09:28 , Processed in 0.0761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