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回复: 0

认知普及-----欲望、需要、需求

[复制链接]

6

主题

7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2-9-21 2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需(xu,一声,平声):具有内生性的想,欲望。
要(yao,四声,去声):索取的意思
求(qiu,二声,升调):祈、乞求的意思
本章节主要从来自于生命体维持自身稳态的因素出发,分析出这三者的衍生关系。


图:欲望、需要、需求

释义:首先欲望是第一性的,欲望通过表达,使得自己成为需者。至于这种表达是简单的欲望还是把信息加工成配位产品的需要,取决于需者的认知水平。当描述表达有配位产品的时候,也就是欲望变成了需要。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如果没有任何受众,那便是简单的需要,即使是叫破喉咙,也没有人应答(有的时候,需者会模拟第三人,变成需求)。需求则是以第三人,即旁观者或者受众的角度来看待欲望或者需求的,受众接收到的是欲望的时候,会有一个简单的加工变成需要,而后看作需求(期间会反复尝试询问),如果是需要,就会直接理解为需求。
最简单额例子:孩子的养育过程就是一个欲望、需要、需求的很好的解释。
在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但凡遇到饥饿、口渴、排便、撒尿,都会做出的一个行为是哇哇大哭。母亲会针对这单一的反应,逐一检查以上事件。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学会说话。孩子开始用行动来表示饥饿等行为,直接上手,或者再大一点,就说:“妈妈我要那个”(并用手指着,即便不知道产品名称)。
总结:欲望、需要、需求是一个信息连贯的加工过程。
一.1. 欲望

对欲望的分析,需要从生物学生理学的角度来探究。即便是经济学上给出了“欲望”的定义,也是不能直接拿来使用的。以下从个体最简单最原始的生理机能出发,来分析欲望的基本含义。
一.1.1. 基本含义

欲望:是心理到身体的一种渴望
释义:欲望是由身体的机能产生,身体的各个部分想达到某种稳态的趋势,来自生命体维持稳态的交换,本质上是化学反应过程。
一.1.2. 欲望本质

谈到欲望,说是由身体机能产生的,是人类的本能,那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人体最小的单元,细胞说起,来自各个细胞最基础的生理需要和生化反应。通过构建庞大的相互关系,构成进食、运动、消化、排泄等循环系统。身体的各个细胞、组织、器官都有序的工作,构成了整个输入输出的系统整体。而输入输出需要时间和空间,那么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生命体这个系统,没有外界资源和能量交换的话,其是不能自持的;也就是需要能量源源不断地支持其生命过程。
“生死根本,欲望第一”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既然维持“生”这种稳态,生命体就需要不断与大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也就是欲望的动力根本。欲望是生命体本能的释放,构成了生命体最基本要素。如果不发生交换,人体便不能自守恒。
一.1.3. 欲望特性

有限性(个体)
基于认知水平,也就是认知水平决定着欲望的时空性。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考察,
时间上来讲,生命体因维持稳态导致的生命时间的局限性;即活得不太久。如果认知上认为永葆千年,或者死后天堂地狱也活着,那就是局限在认知的生命体时间上。即便是认知中永生的,那也是认知中的,并非现实的,现实中生命就是有时间长度的。
空间上来讲,局限于认知中的空间;即欲望跑不出去太远。认知中,只有这个村,那就是村里的欲望;如果是一个国家,那就是国家里的欲望;如果是地球,那就是地球里的欲望,如果是宇宙,那就是宇宙间的欲望。
无限性(群体)
无限性体现在,伴随着时空的运转,生命体的存在,欲望就不会消失。这个泛指的群体,只要生命体不灭,那么将是生生不息。
一.1.4. 欲望分类

从人体发出的欲望多种多样,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欲望表达。
从欲望发出的感官分为色(光色)欲、声欲、嗅欲、食欲、肉(触觉)欲等;
从欲望产生途径直接欲望与间接欲望(由法生欲);
按照欲望的性质分为本能欲、人工欲望、高级欲望、终极欲望;
从欲望实现作用的对象生理欲望和心理欲望。
一.2. 需要

需要是对欲望的进一步加工;对欲望加工的同时,会寻求一定的产品进行配位。如果不存在产品配位,那还是欲望。
一.2.1. 基本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
释义:往往是内部的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出其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百度百科)
从欲望跃迁到需要,因素就是有与之匹配的产品或者产品集合。
欲望:我渴了;我饿了;我累了
释义:表达的是当前稳态维持者的当前状态。
需要:我想吃饭;我想喝水;我想出去玩;
释义:需要是需者主体发出的主张,是基于认知水平的情况下,对欲望和产品的一个加工选择的结果。
需求:如果需要被第三者或者接收到需要信息的人获取,那么就变为需求。
释义:需要在没有受众的情况下,仅仅是需要,没有求取对象。如果接收信息方收到信息之后,需要与认知水平加工之后,形成需求。
一.2.2. 影响因素

时间空间
认知水平
配位产品
一.3. 需求

一.3.1. 对西方经济学需求的批驳

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在需求的定义中如下描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
而在有效需求与无效需求的区分上,又重新强化了支付能力,即能够购买;也就是经济学上的需求与有效需求是一个意思,有效一词不免重复,显得有点矛盾。
实际意义还是要从前面的模拟场景上,并且要理解字面意思;在这里重新定义一下需求,将支付能力(能够购买)去掉。
把需求往前推是欲望,欲望有强度之分,和有无之分;同样需求也是具有强度和有无之分。需求的触发取决于客观需要发出者的意愿。价格仅仅是制约需者触发成需求条件之一,但不是必要的。这种价格的制约是由现代的“法”形成的,正所谓由法生欲,“法”不仅生本欲,还生控制欲。无论欲望是不是受到价格的控制,本体的需求是存在的。
一.3.2. 基本含义

需求:需,来自于内部基于认知水平的欲望;求,以接收需者传达的信息角度看待为求。
例子:内需,外需,需要;祈求(苍天、上苍、大地、母亲、地主)、求求你了,求福、求签
释义:也就是面对客观的欲望表达(即需要),称之为需求;需求是针对需要的主观看法。
一.3.3. 影响因素

通常意义上,我们谈到的价格影响需求,其实是影响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价格一定程度上影响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的比例。当价格低的时候,有效需求增加,无效需求减少;当价格高的时候,有效需求减少,无效需求增加。
真正影响需求的是来自时空(时间和空间)、内部的需要、有效产品、表达途径、认知水平
时空:
需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这很容易理解,外卖、快递小哥就是解决时间、空间上的问题。比如远水解不了近渴;望梅止渴;今朝有酒今朝醉;大山里的需求十分强烈,即便是强烈的需求,但是受限于时空上的成本,无法进行交换。
内部的需要:
主要是发自本身的欲望,如果没有欲望,连基本的需要都不存在,更谈不上需求。
表达途径:
发自内部的欲望,进行表达的时候,一个人自说自话,也就仅仅是需要,没有受众前来感受。即使是有了表达途径,(对牛弹琴)驴唇不对马嘴,也难以搞明白需求。
认知水平:
我要飞的更高,飞得更远。我需要张一双翅膀。我要攒钱,买一部洋车,自己做自己的买卖,拉自己的车赚自己的钱。认知水平决定了需求的水平,要是知道人已经很难长翅膀,就知道自己的需求点了。有钱了可以当车行老板,不一定非得拉车,像虎妞说的一样,买几辆车租出去。(《骆驼祥子》 老舍)
有效产品:
就是往往我们想要某种东西,反复描述,被倾听者归为你的需求不正确。其实是原因是倾听者没有能够理解需求,倾诉者没有能够描述好,以至于影响需求到产品的过程。即使是有需求,也不一定有这样的产品,想要经常太空旅行,也是不现实的,能够实现经常性的旅游交通工具还没出现。有效产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的发展,丰富了产品的多元化,通过信息传递使得人们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继而产生需求。(科技是一个穿透的影响因素,不是直接因素)
基于以上因素,所有的产品会在认知中,形成一个优先级排列,有些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以并列存在。
一.4. 本章节参考

百度百科
《需求经济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宇

GMT+8, 2025-7-5 19:39 , Processed in 0.0726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